大学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又进入银行工作,80后的她为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毅然决定转行做贝雕。从平均寿命几十年的贝类生物,到留存时间长达两百年的贝雕作品,一块块贝壳在张晨晨的手中实现蜕变。
伴随着机器嗡鸣声的戛然而止,一块晶莹剔透的贝壳在张晨晨手中诞生,她小心翼翼地将其与其他已打磨好的贝壳放在一起。记者在工作室里见到张晨晨的时候,她正在进行贝壳的初步处理工作。
“制作贝雕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贝壳表面的杂质和颜色不均的部分去除掉,把它打磨成适合雕刻的形态。”今年,张晨晨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工作室,开始了学习雕刻贝壳。
“前几年忙忙碌碌,却看不到自己留下了什么。而贝雕不同,每一件作品都能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于是,我开始思考,要不要重新开始。”水产养殖专业的张晨晨对海洋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曾在求学期间上山下海制作标本。2010年从中国海洋大学硕士毕业后,张晨晨进入银行工作,工作数年后,张晨晨的心境发生了极大转变,她渴望一份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并能留下实质成果的事业。
就这样,张晨晨从零开始,开始了她的贝雕学习之旅。“开始上手是非常难的,贝雕工序繁杂,必须从基本功学起。第一步是处理贝壳的天然外皮,要搓掉并打磨至平滑光亮。刚开始操作时,我经常因为长时间的摩擦而手指生疼。”来学习的第一天,张晨晨就已经学会了在机器上打磨贝壳,后来她开始学习如何挑选贝壳,如何根据图纸进行粗加工。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还要掌握制图、雕刻细节、突出纹路等更加精细的工作。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已经能够开始接触并尝试不同的雕刻技法和工具。
张晨晨最近的工作是和师傅一起做一幅十二生肖的贝雕作品。因为刚刚开始学习,所以她只能辅助师傅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这个是我为‘龙’的身体选的贝壳,经过打磨之后,把图纸贴在上面,方便师傅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张晨晨的老师高师傅拿过她递来的贝壳,在机器上进行精细地雕刻,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S形龙身展现在记者面前。
张晨晨的师傅高师傅原先是大连工厂的工人,后来开始从事贝雕行业,至今也已经三十多年了,师傅对贝雕的热爱和专注也深深地影响着张晨晨,“有时候雕完了以后,他会说你看我雕这个东西好不好看,我也会说太棒了,非常好。我参与了一部分,看到最后成品的时候真的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提升自己的美术功底,张晨晨每天下班后都会和女儿一起画画,对照图片进行临摹。自从开始创作十二生肖贝雕以来,她更加注意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她会抽时间去动物园,仔细观察不同动物的肌肉分布和弧线美,思考如何将它们融入贝雕创作中。“以前可能走马观花,现在我会很注意看马蹄儿哪个地方肌肉宽一些,哪个地方瘦一些,肚子那个地方弧线是什么样的,怎么会更好看一些。”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让她在技艺上有所提升,也让她更加热爱生活,发现更多创作的灵感。
“我觉得这个行业有点断层了。”张晨晨坦言。她发现,如今能够从头到尾坚持下来的贝雕师傅寥寥无几,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已经退休或转行,而年轻人则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涉足这一领域。这导致贝雕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许多精美的作品和独特的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贝雕艺术曾在青岛风靡一时,但那时的作品相对粗糙,缺乏精细的雕刻和设计。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贝雕艺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技艺传承人的稀缺也使得贝雕创作变得更加困难。
“这个行业需要年轻人来接班,否则就真的没人干了。”张晨晨说,这也是她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初心。她认为,贝雕艺术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海洋的广阔与神秘,也能让人们通过作品看到匠人的智慧和匠心。
“我的很多同学从事海洋相关工作,这是未来挖掘新雕刻贝类、拓展贝雕选材的潜在优势,有利于行业的创新发展。”谈及贝雕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张晨晨如是说道。
除了张晨晨,工作室里还有几位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也在跟随着老贝雕师傅们学习,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无疑将为贝雕艺术的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至于我能坚持多久,其实我也不太确定。但目前来说,我非常喜欢贝雕,尤其是看到成品时,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我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逐步掌握这门技艺,并将其传承下去。”开云体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