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开云体育app逛会市看非遗塘下文创市集点亮清明小长假

2025-04-10 11:24: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会市作为瑞安传统习俗,承载着瑞安人的乡愁记忆。今年海安清明会市还特别叠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让市民在逛会市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的特色文化。让非遗与老街的烟火气交织,为市民呈现了一堂“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课。

  9时许,在海安清明会市的核心区——蒋幼山故居纪念馆,一场集文化、艺术、创意于一体的“非遗+”清明文创市集正在举办。瓯窑、木雕、铜艺、瓯绣、石雕、糖金杏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摊位前围满了游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今年57岁的张建国是瑞安市级木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道,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从事木雕行业,而他自己从事木雕也已有40年之久。此次活动,他带来了《自在观音》《神龙传》等多件木雕作品。他说:“这个活动能现场展示木雕技艺,对非遗传承是很大鼓励。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展示技艺。”

  瑞安市级瓯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志光表示:“我这次主要带来的是瓯窑杯子。海安清明会市本身就是一种传统习俗,将瓯窑这种传统技艺与之结合,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很有益处。”

  文创市集现场,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认真观看作品,领略当地特色文化。家长李景莲说:“平日在瑞安的一些景点偶尔能看到非遗项目展示,带孩子来这里想让她开阔眼界。要是她感兴趣,就多瞧瞧,在脑海中留下印象,这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份助力。”

  据了解,塘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能工巧匠辈出,目前已拥有戴氏太姑信俗、排殿猪、海安清明会市、铜钟功、石雕、漆画彩绘、米塑、悟(五)鸡拳等瑞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0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团体)26个。

  本次“非遗+”清明文创市集从4月4日开始至4月6日,现场展示10项非遗技艺。此次将非遗深度植入百年会市,既让传统技艺借助节庆流量“破圈”,也让市民在赶集购物中了解非遗,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开云体育官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