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官网近日,由大足石刻研究院牽頭啟動的“巴蜀石窟全集”項目正式走進川南文化腹地——瀘州,開啟當地7處石窟造像的系統性拍攝。此次拍攝將首次完整記錄兩地跨越宋、明、清三代的石刻藝術脈絡,並揭示其與大足、安岳石窟一脈相承的匠藝基因,為構建巴蜀石窟文化地圖填補關鍵拼圖。
自2023年啟動以來,“巴蜀石窟全集”項目已完成川渝12個地區258處石窟、6600余龕的影像採集。2025年項目進入攻堅階段,繼綿陽之后,瀘州7處石刻遺存被納入拍攝計劃。其中,省保單位延福寺石窟與國保單位玉蟾山摩崖造像,憑借其藝術獨特性與歷史稀缺性,成為關注的焦點。
“瀘州的延福寺石刻,它是宋代文氏家族所雕刻,而文氏家族也是祖籍為四川安岳的工匠,然后他們六代人在大足一地先后耕耘雕刻,后來文氏家族的旁支又繼續在瀘州等地進行雕刻,所以說在宋朝的時候,瀘州的石刻就與大足的石刻有深厚的淵源關系,它們在風格題材和雕刻的技藝上,與大足石刻都有相近似的特點。”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員李小強說。
另一處玉蟾山摩崖造像位於瀘縣縣城東南約1千米的玉蟾山上,大多鑿刻於明代永樂至天啟年間,少數為清代作品 ,共414尊,總體保存完好,造像風格各異,觀音造像居多,是佛教文化在西南地區本土化進程的重要見証。
李小強介紹,瀘州的瀘縣玉蟾山石刻是巴蜀境內明代時期規模較大的一處造像群,而且造像題材也受到了宋朝大足時期的題材和技藝的影響。
據項目組透露,瀘州站拍攝預計本周內完成,重點包括延福寺岩壁上的4窟20龕、玉蟾山山體各層的414尊造像。拍攝成果將納入計劃出版的《巴蜀石窟全集》,該圖錄未來兩年將收錄超萬龕石窟影像,成為我國首部系統性呈現巴蜀石窟藝術的全景式檔案。(李東、陳柯男)
人民網重慶3月31日電 (陳琦) 3月31日,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息,該院泌尿腎病中心與華西醫院泌尿外科/腎臟移植中心通力合作,首次攻克了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的世界性難題。該研究首次通過酶處理技術將B型血腎臟“變身”為通用O型血腎臟,並將其成功移植到一名腦死亡患者身上。…
人民網重慶3月30日電 (陳琦)“附近工地夜間施工發出轟鳴聲”“家背后的危岩掉落石頭有安全隱患”……近日,重慶多地群眾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身邊的“憂心事”。接到群眾的留言后,重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回應,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陳琦、劉敏)3月28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重大項目——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完工投產,標志著該樞紐全面進入生產運營階段。至此,嘉陵江干流四川廣元至重慶朝天門段15個梯級全部聯通,建成高等級航道680多公裡,對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