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平台为展示岭南雕刻保护成果,进一步推动岭南雕刻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30日,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织“岭南雕刻体验季”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以“仙工神品——广州象牙雕刻展”为核心,并配套组织20多场讲座和手工体验,让市民游客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岭南雕刻的特点和魅力。
广州牙雕是历史悠久的雕刻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国内牙雕的重要流派,广州牙雕以玲珑剔透的镂空雕技法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有牙球、牙船、人物、微刻书画等,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是广州牙雕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师云集、佳作迭出、创新不断。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对象牙及其制品的限制日益严格,广州牙雕也迈入新发展阶段,非遗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寻求替代材料,努力延续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
国家一级作家,历任三届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文化工作四十多年,创作出版的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等约五百多万字,多次获得省市各类文学奖项。代表作有《广州故事》《省港人家》《俗话广州》《广州民间艺术大扫描》《广州牙雕史话》《纤云弄巧摆七夕——广州乞巧节》《龙舟竞渡——端午赛龙舟》《织金彩瓷——广彩工艺》《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广州民间艺术大会堂》《传承与守望——广府文化“非遗研究与实践》等。参与主编的《广州话熟语大观》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2004年被推选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代表”。
内容介绍:广州牙雕,其悠久历史得从广州城在清代有条象牙街,还有四条象牙巷的由来说起。广州牙雕曾经的辉煌,得益于广州海上贸易史上的发展与繁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建立与整合的国营大新象牙厂,使广州牙雕的人才与技艺发展上有新的飞跃,在数十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为国家赢得大笔外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广州牙雕以玲珑剔透的镂空雕技法闻名于世,涌现一批大师工匠,他们精湛的代表作品象牙球、象牙船、人物雕刻、微刻书画等流芳于世,成为国内外各博物馆收藏的珍品。
报名须知:请扫描活动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报名,留意相应场次活动报名时间。
2.为使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报名成功后无故不参加的市民,将被列入黑名单,失去再次报名本单位举办的体验活动机会。报名成功后如需取消,请于截止报名时间前取消报名;
3.为保证活动按时顺利开展,报名成功的市民在活动开始前60分钟,根据沿路指示牌前往活动场地签到;
4.为避免影响活动开展,课程开始后15分钟视为迟到,原则上不允许再进入活动场地;
1.地铁:乘坐地铁3号线号线,在【大塘站E出口】出站,沿新滘中路步行约500米抵达。
2.公交:乘坐264路、583路、761路、779路、998路等路线,在【聚德西路口公交站】(东行)下车,沿新滘中路步行抵达。
(由于本馆停车场暂不对外开放,建议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或将车辆停放于周边停车场,再从人行天桥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