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竣工,全国各地民众慕名前来。可谁知,就是这样一件万众瞩目的大好事,却成了毛主席雕像生死存亡的时刻。
1976年9月9日伟人逝世,举国悲痛,为了纪念毛主席,中央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以供人民瞻仰。
雕塑家们对毛主席的姿态和表情进行了多次修改,但始终无法达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效果。
因此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大家对雕塑形象各持己见,最后竟有人建议干脆拆掉重修。
可在一些专家看来,一方面,毛主席本人十分谦虚,不喜欢个人崇拜;另一方面,现有的雕像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毛主席的思想和他的精神,无法使纪念堂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场所。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毛主席的雕像怎么能够说拆就拆呢?一位身穿军装的军人,更是当即站出来,怒不可遏的表示:你敢拆一个试试。
这名军人名叫韩福裕,他曾在周总理身边担任十几年的卫士,亲身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他深知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
要知道,这座雕像是多少工程师与工匠们日以继夜的心血,加之雕像通体采用汉白玉修筑而成,工程量和造价都不容小觑。更何况,
随着雕像话题的热议逐渐扩散,消息最终也传到了邓公身边,他仅仅只用六个字,就为雕像之事拍案定板。
毛主席去世后不久,北京发生了一件“怪事”,毛主席纪念堂中那尊,耗时三个月、凝聚着工匠心血的伟人雕像,竟然险些面临着拆掉的可能,有人提出建议,也有人极力反对,直至亲自出面,这才为此事定了调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竣工之际,专家们却因为雕塑形象展开一场激烈讨论,甚至还有专家以雕像不够“庄严”为由,提出拆掉重建,这时一名军人站出来对他怒喝道:你敢拆一个试试。
,再加上当时他为纪念堂的建设倾入诸多心血,更加不能容忍别人轻易损毁。但事后,他不仅向专家道过歉,还虚心的向专家请教雕塑的不妥之处。
专家则表示,毛主席雕像双腿交叠,确实显得随和亲切,可纪念堂内整体风格庄严肃穆,雕像摆在馆中显得突兀又补不正式。
而毛主席纪念堂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为纪念国家领袖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必定会吸引许多外国宾客前来参观。
最终此事引起中央重视,于是中央决定在建造一座平腿雕塑,来代替这座交叉腿雕塑
,可紧接着,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所有人面前:这座雕像的体积过庞大,怎么才能完好无损的挪出纪念堂呢?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之际,韩福裕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雕像四周摆上鲜花,这样不仅可以用鲜花的颜色综合管内的严肃氛围,还能将坐像的腿部挡住一部分,显得更加正式。
有一天,到纪念堂向坐像三鞠躬后,韩福裕走到他身边,把中央决定换像的来龙去脉、管理局执行换像的困难,以及现在用鲜花遮挡坐像交腿的方案作了汇报。一边听,一边看着鲜花簇拥的坐像,思考了几分钟说: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案件故事尽在账号主页,点头像即可观看,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开云体育入口